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

响应式网页设计、开放源代码、永久使用、不限域名、不限使用次数

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?

做医院建设的公司(必备)3篇

2024年做医院建设的公司 篇1

在着手建设优秀医院文化之前,先对医院内部现有文化进行分析,提炼出必要的甚至是精髓,把负面的不积极的剔除,然后再进行科学的和贴近医院特色进行设计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1、秉承一个价值观。考虑到医院组织内的每个员工,他们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,但由于他们的文化信仰不同、所处生活环境不同、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等因素,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。所以医院要通过培训教育倡导等方式,慢慢的让医院员工摈弃以往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,树立正确的、有利于医院生存发展的新观念,并形成共识,成为全体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。

2、构塑良好医院精神。医院精神的形成具有人为性,这就需要医院的领导者根据医院的情况、任务、发展走向有意识地倡导,亲手培育而成。通过医院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,形成医院精神状态。良好的医院精神对缓解复杂的医患关系也有一定的帮助。

3、设计医院积极形象。首先通过走访了解群众对本医院的认识、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情况,从而对医院形象整体重新定位和设计,我们知道现在的形象传播主要以广告或公关方式,传播给社会,然后慢慢让更多顾客认识和接受。

总结来说医院品牌文化建设对内有黏合作用,对外有着争取公众对医院认同的社会功能。所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积极构建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、拥有自身特色的医院品牌文化,必将提高医院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2024年做医院建设的公司 篇2

火神山、雷神山,包括北京小汤山,后面都有一个山字,山为艮卦,艮为止,为停,很明显就是止住传染之意。通过“火神山”与“雷神山”告诉了我们四字方针:正心、正气。告诉了我们三大启示,我们每个人都要:尊天敬地、感怀祖先、敬畏圣贤;是让我们更懂得敬畏自然,敬畏生命。反省生命,反省人心,提高认知,利用这一次考试的大关,拔高我们灵魂的高度,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,放开你的格局和胸怀,去重新感受自然的力量。

“火神山”并非属地的原名,它是近日被建设者们赋予特殊意义的最新命名。

2020年1月23日,除夕前夕,一场速度的比赛,正式开始了,为增加武汉地区医疗环境,当地政府决定,依照北京小汤山医院兴建一座临时医院,并取名:火神山医院,这个名字,刚开始出现时,大家并没有关注太多,认为只是依照就地取名的原则,而定下了这个名字,就在2020年1月25日,当地政府决定,在火神山医院附近再修建一所“小汤山医院”,并取名:雷神山医院,这次,在同一个地方,同时用:“火神”、“雷神”两位上古神灵来命名,这绝不是巧合,人们马上翻阅了一下资料,国家的方向和意图,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………

武汉位置非常重要,有九州通衢之称,他位于中国的中心部位,从九宫八卦来讲,中宫五行属土,现在力量薄弱,那么雷神山,火神山,正有木生火,火生土之意,增强武汉力量。建设医院的位置,并没有“火神山”这个地名,这也就意味着“火神山”的名字是后命名的,而且既然把它命名为“火神山”,必然有它特殊的意义。

据《长江日报》报道:原来,楚文化传说中的湖北乃古楚之地,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,祝融(帝喾)则是黄帝的子孙。人的肺部在五行中属金,火克金。而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,火神正好能驱瘟神,于是“火神山”之名应运而生。

至于雷神山,也是对应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传说: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。凡有违背人伦法理且犯下不可饶恕罪责者,则将遭受五雷轰顶而毙亡。这便是“雷神山”一名的来历。火神山与肺炎疫情的对抗中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释放,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,五行中的“火”对应五脏的器官是“心”,火能克金,也意味着:“心”可治“肺”。

楚文化传说中的湖北乃古楚之地,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,祝融(帝喾)则是黄帝的子孙。人的肺部五行属金,火克金。而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,火神正好能驱瘟神,于是“火神山”之名应运而生。

至于雷神山,也是对应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传说: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。凡有违背人伦法理且犯下不可饶恕罪责者,则将遭受五雷轰顶而毙亡。这便是“雷神山”一名的来历。火神山医院”,和“雷神山医院”,取之于《易经》,火雷噬嗑卦,用雷火之卦像,来驱赶瘟疫邪神。先建火神山,后造雷神山,便是易卦之“火雷噬嗑”。取法威风凛凛的雷,照彻幽隐的电。离上震下,亨。利用狱。“噬嗑”的含义,本指天下大小事无法通畅,是因为有许多困难横阻其中。离为阴卦,震为阳卦,阴阳相交,咬碎硬物。像上下颚那般咬合,将其咬碎嚼烂,就畅通无阻。说明困难和阻力非常大,以坚强的意志,果敢的行为,大公无私的态度去战胜灾厄,必要时采取强硬手段。

从五行角度来讲,肺为金,像非典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都是肺炎,可以称为邪金。金怕火克,取名火神,很明显寓意是用火来克制邪金。雷神也是如此,雷为电、也为火,雷又为震卦,震卦五行为木可生火,雷神助力火神,双管齐下,克制瘟神。不仅如此,火神山、雷神山,包括北京小汤山,后面都有一个山字,山为艮卦,艮为止,为停,很明显就是止住传染之意。离卦与震卦分别对应风水中“天医”、“延年”的吉位。由此可见,一旦随着“火神山”与“雷神山”医院的竣工,便象征此次疫病感染被遏制。

今天的中国,举国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、科学防治、精准施策,一场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战争正在取得胜利,此刻有火神山和雷神山的“加盟”,人们的精神力量更加充分!我们再回忆一下,2003年非典时期,北京地区专门建立了一个“小汤山医院”。北京在北,为坎卦,坎五行为水,小汤山的名字也为水,肺炎为邪金,水可以泄金之气,小汤即可以增强北京能量,又可泄邪金的气,而且学习中医必背汤头歌,小汤可理解为药,寓意也是很明显,在医院建成后非典的传播情况很快得到遏制。

不仅如此,火神山、雷神山,包括北京小汤山,后面都有一个山字,山为艮卦,艮为止,为停,很明显就是止住传染之意。通过“火神山”与“雷神山”告诉了我们四字方针:正心、正气。告诉了我们三大启示,我们每个人都要:尊天敬地、感怀祖先、敬畏圣贤;是让我们更懂得敬畏自然,敬畏生命。反省生命,反省人心,提高认知,利用这一次考试的大关,拔高我们灵魂的高度,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,放开你的格局和胸怀,去重新感受自然的力量。

相信国家,相信党,相信政府,

相信国家铤难而上的英雄们。

2024年做医院建设的公司 篇3

“人的一生经历生老病死,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医疗设施的建设。我虽年过七旬,但我愿意脚踏实地与广大同行一道继续前行,不断进取,为改善我国的医疗设施面貌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”

这是黄锡璆(qiú) 2012年获得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后,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。

那年,他72岁。

8年后,当国家紧急决定在疫情发源地和重灾区的武汉建设火神山医院时,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医院建筑设计师,80岁的黄锡璆再一次临危受命。

火神山从决定兴建,到交付使用,只用了10天的时间。

打造“中国速度”的,是7000多名勠力鏖战的一线建设者和八方支援的强大体系,而作为背后的总设计师,黄锡璆功不可没。在黄锡璆带领团队的技术支持下,仅仅用了60个小时,两天两夜,火神山的施工图就顺利出炉了!其实早在2003年“非典”时期,黄老率领的医疗建筑团队,在短短的7天之内就完成了小汤山医院艰巨的设计任务。

从小汤山,到汶川、玉树,再到火神山,黄锡璆总是那个在“危难之时显身手”的担当者。

1、

迈入2020年,开局的一场疫情便预示了这不是一个太平年。如今已届八旬的黄锡璆本该在家平安度日,可大年初三,他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写下了一封“请战书”:

“鉴于以下三点:本人是共产党员;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,家中牵挂少;具有“非典”小汤山实战经验。本人向组织表示,随时听从组织召唤,随时准备出击参加抗击工作。”

面对各方盛赞,黄老表示:“这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。我们还在后方,人家都到前线了,比我们更辛苦。医务人员是很伟大的,都不容易。”

家国有难,他无法袖手旁观。

2、

2003年4月23日,北京“非典”患者剧增,在医护人员被大量感染,床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,小汤山“非典”定点医院的设计任务,落在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头上。

62岁的黄锡璆当时患有眼疾,不宜长时间工作。但接到通知后,他无暇顾及不堪疲累的双眼,带病连夜手绘设计草图。

▲ 当年的小汤山医院模型

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,上级领导要求他三天三夜内完成小汤山医院的设计任务。

为了尽快出图,黄锡璆和他的设计团队几乎24小时接力式画图。

▲ 小汤山医院平面图

“设计团队30余人,现场有7000人等着我们的图,大家都很着急。”

但有过多年医院建设经验的黄锡璆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:“在这样短时间内建成的医院,不足以在隔离、通风、防止交叉感染等方面达到烈性传染病医院的标准,也会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。”

▲ 小汤山医院的设计特点

为此,他一次又一次地与相关单位和部门沟通协调,甚至发生过激烈争吵。

黄锡璆深知,救治病人的医院不能只提供病房,不是生死之间的中转站,更不能走形式主义路线,它是救死扶伤的场所,是为生命托底的所在。

那段和死神抢时间的日子,他几乎每天忙碌到深夜12点,甚至凌晨3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。然而,翌日清晨,他又会早早来到小汤山设计工地。身边没有桌子,他就蹲在马路边画图纸。

一边设计一边施工,7天7夜后,小汤山医院在5月1日深夜接收了第一批患者。

▲ 2003年5月2日《北京日报》1版,《七天七夜创奇迹》

几天后,世界卫生组织、香港医管局等地的专家前来实地考察,他们对设施布局、流程技术等赞不绝口。

洁污分区分流,医患分区分流,严格的卫生隔离,使得这所“速成”医院创造了共收治病人680名,康复672名的奇迹,而在小汤山医院日夜奋战的1383名医护人员,无一人感染。

在建成的两个月时间里,小汤山医院共收治了世界十分之一、全国七分之一的“非典”患者,治愈率超过98.9%,为北京市有效控制“非典”疫情传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更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为“医疗史上的奇迹”。

这份奇迹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,是作为设计师的黄锡璆将自己毕生的钻研所学用在了“刀刃”上,这份来自心底对生命的敬畏,让他笔下绘制的医院图纸总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精益求精。

▲ 小汤山医院,专家正在为患者会诊

当新的疫情在17年后再次卷土重来时,黄锡璆不无感慨:“没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,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次被使用。”

以小汤山医院的设计为雏形,黄锡璆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很多改进和优化的新建议。9天后,火神山医院从他的设计图中拔地而起!

4天后(2月6日),雷神山医院验收移交!

美国脱口秀主持人说:“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做到。”

谈及医院建筑设计的初衷时,黄锡璆在多年前就说过:“让病人走最短的路看完病,是我搞设计最大的原则。”

以人为本,经世致用,是他一贯的专业恪守之道。

追溯这条路的起点,来自于一颗拳拳报国之心。

3、

1941年,黄锡璆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,这个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华侨家庭为男孩儿取名“黄锡璆”,以“璆”命之,无非是希望他一生如美玉一般,平安吉祥,怀瑾握瑜。

▲ 1957年,16岁的黄锡璆乘船历经5天5夜的航行回国,这是当时归国华侨学生登记表上使用的照片

新中国成立后,很多华侨选择归国。但当时的印尼政府规定,一旦回国,必须放弃印尼国籍,并签字保证不再回原居留地。

那时正读高一的黄锡璆,毅然决然地在当地政府移民局“保证一辈子不再回去”的契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回忆那段归乡之路,黄老说:“在抗日战争时期,老一代印尼华侨纷纷捐钱支援国内抗战,有的华侨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献给国家,还有很多人回国参加抗日部队,为国效忠。上高中时,很多老师都号召我们回国学习本领,参加祖国的建设。”

这份家国情怀,早已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中。1957年,当时只有16岁的黄锡璆和几位同学泪别父母,踏上了“芝万宜”号轮船,在海上漂流了五天五夜后抵达了香港九龙。

两年后,他考取了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建筑系,开始了他的建筑学生涯。

在这里,他遇见了被称为“中国建筑四杰”的四位建筑大师:梁思成、杨廷宝、刘敦桢、童寯(jùn)。

▲ 上左:梁思成;上右:刘敦桢;下左:杨廷宝;下右:童寯

“老师的治学精神对我影响很深。有很多老教授是退休后又回来授课的,像童老就给我们上过博物馆设计课。我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,立志要向老师们学习。”

1964年8月,黄锡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他被分配到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,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。

上岗之际,国家开始了三线建设,领导有意留他在北京参加一些工程设计。但他坚持“到艰苦的第一线”、“要下海游泳”。

这一次“下海”,他的脚踏在了四川泸州自贡的土地上。这片土地上的工厂车间设计、医院设计、食堂设计等等和民生经济息息相关的建筑物,皆起于他的才思和匠心。

后来,十年浩劫开始了,作为海外归来的华侨,他戴上了“黑九类”的帽子,插秧、挑粪、装卸货物……磨难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”,却也让他沾满泥土的双脚变得更加坚实和有力。

“从那个年代走过来,我会更多地关注实际。在做工程的时候,往往更多地考虑这个建筑是否实用。我选择医疗建筑也是基于这个出发点。

医院首先解决的是病人看病、环境安全等问题,若片面强调美观而忽视使用功能,就不太实用,病人看病可能会不太方便。”

4、

在十年浩劫期间,除了日常干脏活累活,黄老还自学了英语。难以想象,在那个“排外”和艰苦的年代,他是如何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。

因为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一流的专业水准,1984年,黄锡璆被公派到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两年。

▲ 1984年,黄锡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时在住处前留影

比利时的鲁汶大学,其生物学、医学、建筑学等学科领域在整个欧洲名列前茅。

留学期间,他很少花时间欣赏比利时的四时风物,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。

“我们学建筑的也喜欢参观建筑看风景,但是因为时间比较宝贵,希望多学习阅读多做分析研究,争取把学位拿到。如果拿不到学位,回来跟单位怎么交代?怎么对得起单位、对得起国家!”

留学期间,他的勤奋和成绩让导师对他青睐有加,他的导师帮他争取到了读博士的名额。

1987年,黄锡璆获得了鲁汶大学的博士学位,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医疗建筑的留学博士。

▲ 1987年11月,黄锡璆(右四)在鲁汶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后与导师等合影

博士毕业后,比利时、美国、新加坡等国曾提供优越的条件聘请他,可他丝毫没有动摇,甚至劝导同学和他一起回国。

“我们出去留学的费用相当于好几个农民的收入,国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培养我们,我们应该回来给国家做点事情。”

5、

黄锡璆带着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回国,提交了一份份出色的医院设计方案。然而当时国内的整体医疗水平相对落后,他太过“前卫”的设计并没有得到器重。

“那时候我们在创业,人家还不怎么信任我们。因为我们是机械工业部的下属单位,人家说机械工作是做工厂的,做什么医院,不相信我们。我跟人家说了半天,人家对我们还是将信将疑。我们提交给医院的设计方案,常常得不到采纳。没办法,我们只能通过业绩来证明自己,耐心地去说服人家。”

屡屡受挫后,黄锡璆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设计思想“束之高阁”,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条件,他将思路转向了小医院。

他带领团队辗转在金华、九江、宝鸡、临淄等地的一些小医院,那些医院大的有一万多平方米,最小的只有3300平方米。但黄锡璆努力在其中寻求突破口。

就这样,在摸爬滚打中,他渐渐将这条幽暗难行的小路变成了通衢大道。

▲ 黄锡璆主持设计北京协和医院

▲ 黄锡璆主持设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建门诊楼 

▲ 黄锡璆主持设计解放军总医院

不久,凭借金华中医院的科学设计,他获得了机械工业部优秀工程设计奖,被誉为“南国江城第一院”的金华中医院让黄锡璆名声大震。

1992年,佛山市要兴建一座总面积16万平方米,总投资6亿元的大型综合性医院。这样大规模的医院建筑,在当时的国内屈指可数。

而黄锡璆为了拿下这个项目,曾五赴佛山。

▲ 黄锡璆主持设计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

他开创性地运用方格网络交通模式设计、医院主街设计、半集中式布局,并设计多通道式影像中心、生物洁净手术部、下沉式广场、自动扶梯、200多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库,这些设计在国内医院均属首次采用。

正像时任佛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谭伟棠称道的那样:“医院启用当年,就创下了日门诊量4600人次的历史记录,甚至珠三角、港澳地区的人都过来看病。国内有基建项目的三甲医院基本都来参观过。我印象中,来参观考察的医院有一两千家。他们说看了很多医院,觉得我们这个医院布局是最好用的。”

▲ 黄锡璆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谭伟堂在铭石前合影留念

为了感谢黄锡璆为这家医院做出的突出贡献,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,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尊用青铜铸就,昂首在汉白玉基座上的浮雕头像,这是国内第一次为建筑师设立铭石。

他参与的设计项目获得过56个省部级以上的医疗建筑设计奖项,黄锡璆因此被誉为“中国现代医院奠基者”。

6、

据说,在黄锡璆工作期间,平均每年出差超过100天,他的办公室,始终放着一个随时待命的拉杆箱,里面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,只要单位有召唤,他便随时和他的这个“伙伴”奔赴现场。

2001年,黄锡璆退休了。退休后,他没有赋闲在家,对专业的荒废在他看来是最大的暴殄天物:

“我喜欢工作,只要国家需要,社会需要,公司需要,我愿意一直工作下去。”

▲ 黄锡璆展示他出差所画的速写

迄今为止,他已经主持设计了200 多项医疗工作的项目设计,带领我国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跻身国际先进行列。

“为中国人建造自己的现代化医院,改善中国人的就医环境”是黄锡璆毕生追求的梦想。

而他的梦想,又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释放出最明亮的光焰。
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

一个国家最幸运的事情之一,莫过于总有一群像黄老这样的人,在灾难之际挺身而出,守护一个民族的现在和将来。

和平时期的英雄,其实只是有智识、有勇气、有担当的凡人。时代赋予的光辉,也不过是他们灵魂深处透射出来的热力而已。

在武汉的宣传片中,有这样一句令人动容的话:“武汉,我们等你!也请你们,等等武汉!”

愿车水马龙、人声鼎沸的烟火人间,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。

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:荠麦青青

责任编辑:华小妹

猜你喜欢